来利国际ag旗舰厅



      光伏行业三大魔咒

      2024-03-21

      一、光伏发电逻辑与IT三大定律


      首先,简单理解一下光伏行业的基本逻辑。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。当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 ,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,当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 ,它们就能够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 ,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,成为光电子。但此时光电子是无序的 ,如何让光电子成为电流?


      这时我们需要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,做成N型半导体;如果我们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 ,就可以形成P型半导体 。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 ,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,进而形成电流。这一现象 ,被称为“半导体P-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”。


      具体在晶硅发电体系中,多晶硅经过铸锭 、破锭、切片等程序后,制作成待加工的硅片。在硅片上掺杂和扩散微量的硼 、磷等,就形成P-N结。然后采用丝网印刷,将精配好的银浆印在硅片上做成栅线 ,经过烧结,同时制成背电极,并在有栅线的面涂一层防反射涂层,电池片就至此制成 。


      一般在组件四周包铝框,正面覆盖玻璃,反面安装电极,电池片排列组合成光伏电池组件,就组成了大的电路板 。有了光伏电池组件和其他辅助设备 ,就可以组成发电系统 。发电系统成本中,电池组件所占成本为40%左右,是整个发电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降本环节 。由此看出,光伏发电的本质是基于半导体特性的科技制造行业。

      微信图片_20230922162048.jpg

      IT行业三大定律:

      1、摩尔定律:当价格不变时,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,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,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。换言之,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 ,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。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。


      2、 反摩尔定律:如果反过来看摩尔定律,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、同样的产品,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。


      3、安迪-比尔定律 :在“Win-Tel”时代,它描述了硬件产商和软件产商之间的关系。即微软的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所需要的速度 ,把英特尔每十八个月翻一番的技术进步速度给“拿走了” ,由此造就了PC时代看似“永续”的繁荣。


      但不同于芯片 、处理器等半导体产品,光伏发电产品的产业链更加冗长和复杂,因此不可能完全遵循IT界的定律。首先 ,在硅料环节,从原理来看,可以直接了当的说,硅料环节并不遵循摩尔定律的降价过程。


      回顾硅料价格变化的历史 ,我们可以看到在光伏组件安装集中爆发的时候,多晶硅价格会有较强的反弹。相反,一旦市场需求处于下降趋势,现货价格将低于合同价格 。2008年 ,多晶硅的价格一度超过400美元/公斤  ,涨幅在200美元/公斤左右 ,而2013年跌至15美元/公斤 。因此,硅料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。


      而在应用端 ,1985年,光伏组件价格约为7美元/瓦,考虑购买力换算约20美元/瓦(比较模糊的换算),相比如今约0.27美元的价格,简单计算后约合每6.5年 ,组件成本降低五成,平均每年下降7.7%。可以看到 ,复杂的产业链让降本的速度并不快 。实际上,其降本速度得益于具有“跳跃意义”的技术迭代,如多晶对薄膜,单晶对多晶等。


      事实上对比摩尔定律,光伏行业有一个专有的斯旺森定律。其内容是光伏组件累计装船量每增加一倍,产品价格下降20%。事实上 ,我们说光伏行业的本质是降本增效,从一定程度上,是因为它同样遵循着半导体定律。而相对于竞争激烈的IT行业,“斯旺森定律”的速度 ,对于很多在技术上不思进取的企业来说,更像是慢性死亡 。


      光伏行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着IT定律 ,但它与半导体工业存在本质的区别 。光伏与半导体 ,只是共享了“P-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”。


      二、光伏企业逃离“反摩尔定律” :

      如果说“摩尔定律”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,那么“反摩尔定律”就揭示了这一技术在商业化过程中竞争的惨烈。“摩尔定律”使得各个公司现在的研发必须针对多年后的市场。“反摩尔定律”则逼着所有硬件设备公司必须赶上摩尔定律规定的更新速度。同时不可能像石油工业那般追求量变 ,必须不断寻找革命性的发明创新。


      摩尔定律揭示了IT行业的苦,这一“苦逼”基因同样被光伏行业所继承。上述定律反映到光伏行业,对应的就是光伏发电效率的提升与光伏组件的产销。在当下的光伏行业,从发电效率到终端组件,中间暂时没有催生相关服务业的需求 。光伏企业必须针对多年后的市场进行技术研发,在技术上体现为不断地降低成本以及刷新产品的转换效率 。同时,前瞻性地、大规模地使用新技术新产线,扩充新产能 ,生产不断降本增效的组件产品。


      在摩尔定律的影响下,从光伏发电效率的提升到相应的组件量产,“时间差”将成为甩开同行的利刃之一 。这也是为什么在光伏市场走向平价时代之际,龙头企业纷纷选择一体化的原因。因为光伏平价时代的来临,将加速光伏行业的“摩尔定律”与“反摩尔定律”。所有企业都在思考一件事情 ,那就是如何逃离“反摩尔定律”:


      一、像英特尔公司一样 ,在技术上不断满足和超越“摩尔定律”的更新速度,用新产品打败同行 ,赚取超额利润,再将利润以超越同行的水平投入到下一代技术中 ,形成循环往复的护城河。


      反映到光伏行业 ,由于“摩尔定律”的速度被放缓了将近4倍,所以具有“跳跃意义”的技术迭代将更有作用 。光伏历史上的两次跳跃间断点,对应三次技术迭代 :晶体硅替代薄膜和单晶硅片替代多晶硅片,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单晶电池对多晶电池的替代 。


      回顾历史,三次技术迭代均在三次危机中催生。2008年的金融危机孕育了冷氢化制备硅料工艺,启动晶体硅替代薄膜的时代 。2011年的欧债危机,孕育了金刚线和快速直拉单晶工艺 ,开启单晶硅片对多晶硅片的替代。2018年的行业危机则刺激PERC电池大规模替代多晶电池 。


      其实从光伏的技术演进路线来看,下一步,一定是异质结技术对单质结技术的替代。在此之前,行业竞争的核心仍旧是电池技术,是技术迭代的主战场。因为晶体硅时代,自上而下,必须经过这一步。由于异质结电池的硅片基底是N型单晶硅片,P型单晶制备工艺可以转化为N型工艺,所以当P型单晶硅片全面替代P型多晶硅片的时候,将宣告N型结构替代P型结构的开始 。


      二、根据反摩尔定律,如果一家企业的硬件更新速度能够远超同行,那么它将立于不败之地。


      这件事其实很难 ,但它提醒了目前的一体化企业 ,设备自主权一定要在自己手里 。2013-2014年 ,当全行业的玩家都陷入多晶产能过剩的泥潭难以自拔时,隆基毅然决定大规模融资扩产单晶硅片,同一时间股价翻了四倍。跨越式的技术和巨额资金保证隆基的扩产速度一骑绝尘,做到了让“已有参与者不能做,围观者不敢做”的地步。


      隆基以一己之力将单晶市占率提高到近90% ,成功实现单晶替代多晶 。接下来,隆基同时扩产了投入产出效率更高的组件,进一步加大经营杠杆 ,将组件做到世界第一 ,将单晶替代多晶的颠覆性发挥到极限。而在这一过程中,隆基孵化出的连城数控、美畅股份等公司 ,则助力它实现了设备上的绝对优势,能够快速实现在新技术迭代的过程中融资扩产,且不被复制。


      同样 ,当新电池技术出现的时候,当N型替代P型的大势中 ,这一原理同样适用。反复强调,电池技术的革命,就是行业新的增长点。目前来看 ,忽略掉各家企业的吹牛水分,技术、量产速度和规模缺一不可。


      三、像IBM和华为公司一样,找到企业的第二、第三增长点,增加产业链的附加值和应用空间。


      在市场规模达到天花板的情况下,如果一个产品的市占率达到50%,那么你就不可能指望它的营业额再翻倍。龙头企业必须不断地研发新的产品,创造新的需求。在内卷中获胜的一个有效的办法 ,就是逃离内卷,去开拓新世界 。比如IBM避开了与微软的竞争,将业务从硬件转移到IT服务 ;比如华为与思科平分天下后 ,将市场拓展到智能手机等。


      目前来看 ,BIPV和氢能,将是打开光伏行业天花板的两把钥匙。简单理解就是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和产品 ,逻辑非常简单,但难度极高。这其中,存在一个创新者的窘境。能够突破困境的公司,一定是世界级的企业。当然,从光伏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来看 ,行业本身的天花板还远远没有到达。


      如今 ,新的N型趋势已然来临,谁将站在浪潮之巅,我们拭目以待 。

      来源:亚太光伏



      下一篇 :碳中和实践:一棵树能捕获多少二氧化碳?

      上一篇:千行百业都在入局光伏,盘点那些“光伏+”项目介绍与案例合集!

      推荐新闻
      中国 · 上海浦东临港新片区书院镇科创田园
      19302169480/13671812247
      contact@xianghety.com
      上海来利国际ag旗舰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

      ©上海来利国际ag旗舰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  沪ICP备2022029351号-1 



        XML地图